第21章 - 熵与热力学第三定律

I. 宏观熵

回顾一下,熵 SS 是一个描述无序度的状态函数。这意味着两个状态之间的熵变与路径无关,仅取决于起点和终点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将宏观熵变 ΔS\Delta S 表示为可逆热流除以温度的积分:

ΔS=δqrevTdS=δqrevT\begin{equation*} \Delta S=\int \frac{\delta q_{r e v}}{T} \quad \leftrightarrow \quad d S=\frac{\delta q_{r e v}}{T} \tag{1} \end{equation*}

我们可以使用这个表达式和热力学第一定律,来推导其他用热容表示的 ΔS\Delta S 的有用表达式:

对于恒容(等容)过程:

ΔS=T1T2nCˉV(T)TdT\begin{equation*} \Delta S=\int_{T_{1}}^{T_{2}} \frac{n \bar{C}_{V}(T)}{T} d T \tag{2} \end{equation*}

为了推导这个公式,我们从 ΔS=δqrev T\Delta S=\int \frac{\delta q_{\text {rev }}}{T} 和第一定律:dU=δq+δwd U=\delta q+\delta w 开始。由于 δw=Pext dV\delta w=-P_{\text {ext }} d V 且在恒容条件下 dV=0d V=0,所以不做功,我们的表达式简化为 dU=δqd U=\delta q。我们也知道 dU=CV(T)dTd U=C_{V}(T) d T (或 dU=nCˉV(T)dTd U=n \bar{C}_{V}(T) d T,其中 CˉV(T)\bar{C}_{V}(T) 是摩尔热容),这使得我们可以将恒容下的部分热流写为 qV=CV(T)dT=nCˉV(T)dTq_{V}=C_{V}(T) d T=n \bar{C}_{V}(T) d T。使用我们的宏观熵表达式,恒容下的 ΔS\Delta S 变为:

ΔS=δqVT=dUT=T1T2nCˉV(T)TdT\Delta S=\int \frac{\delta q_{V}}{T}=\int \frac{d U}{T}=\int_{T_{1}}^{T_{2}} \frac{n \bar{C}_{V}(T)}{T} d T

对于恒压(等压)过程:

ΔS=T1T2nCˉP(T)TdT\begin{equation*} \Delta S=\int_{T_{1}}^{T_{2}} \frac{n \bar{C}_{P}(T)}{T} d T \tag{3} \end{equation*}

类似地,对于恒压过程,我们有 δqP=nCˉP(T)dT\delta q_{P}=n \bar{C}_{P}(T) d TΔS\Delta S 变为:

ΔS=δqPT=T1T2nCˉP(T)TdT\Delta S=\int \frac{\delta q_{P}}{T}=\int_{T_{1}}^{T_{2}} \frac{n \bar{C}_{P}(T)}{T} d T

III. 绝对熵与热力学第三定律

到目前为止,我们一直关注系统的熵变 ΔS\Delta S。使用方程3并令 T1=0T_{1}=0,我们可以写出绝对熵的表达式:

S(T2)=S(0K)+ΔS; 例如 S(T2)=S(0K)+0T2CP(T)TdT\begin{equation*} S\left(T_{2}\right)=S(0 K)+\Delta S ; \quad \text { 例如 } S\left(T_{2}\right)=S(0 K)+\int_{0}^{T_{2}} \frac{C_{P}(T)}{T} d T \tag{12} \end{equation*}

我们可以将绝对熵看作是将物质从 0 K 开始,将所有使物质达到 T2T_{2} 的相关过程(升温、相变)的 ΔS\Delta S 加和起来。定义了绝对熵之后,我们就可以定义热力学第三定律了。

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,一个系统的熵 SS 是有限的正值,并且一个完美晶体物质在 0 K 时的熵为 0。这是合理的:一个完美晶体系统只有一种排列方式,所以 S=kBlnW=kBln(1)=0S=k_{B} \ln W=k_{B} \ln (1)=0。此外,对数函数永远不会是负数,因此根据定义 S=kBlnWS=k_{B} \ln W,熵必须总是正值或零(在完美晶体的情况下)。

我们规定系统必须是“一个完美晶体物质”,是因为有些系统在 0 K 时存在一些熵,例如玻璃、一氧化碳以及包含不同晶体排列的系统。实际上,非晶体系统的绝对熵仍然非常小。因此,我们仍然可以近似认为:

S(0K)=0\begin{equation*} S(0 K)=0 \tag{13} \end{equation*}

相变的熵

与焓类似,熵可以通过相变在给定温度下增加。

ΔtrsS=qrevTtrs\begin{equation*} \Delta_{t r s} S=\frac{q_{r e v}}{T_{t r s}} \tag{14} \end{equation*}

相变是可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。这是因为温度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引起相变的发生。

ΔtrsH=qP\begin{equation*} \Delta_{t r s} H=q_{P} \tag{15} \end{equation*}

因此,相变的熵与该相变的焓相关。

ΔtrsS=ΔtrsHTtrs\begin{equation*} \Delta_{t r s} S=\frac{\Delta_{t r s} H}{T_{t r s}} \tag{16} \end{equation*}

熵是一个状态函数。为了计算一种物质在任意温度下的绝对熵,我们必须将升温和相变引起的熵变相加。对于一种气体:

ΔS(T)=0Tfus CP(T)TdT+Δfus HTfus +Tfus Tvap CP(T)TdT+Δvap HTvap +Tvap T1CP(T)TdT\begin{equation*} \Delta S(T)=\int_{0}^{T_{\text {fus }}} \frac{C_{P}(T)}{T} d T+\frac{\Delta_{\text {fus }} H}{T_{\text {fus }}}+\int_{T_{\text {fus }}}^{T_{\text {vap }}} \frac{C_{P}(T)}{T} d T+\frac{\Delta_{\text {vap }} H}{T_{\text {vap }}}+\int_{T_{\text {vap }}}^{T_{1}} \frac{C_{P}(T)}{T} d T \tag{17} \end{equation*}

图 21.1 氮的摩尔熵随温度(从 0 K 到 400 K)变化的曲线图。

与焓类似,我们可以使用标准摩尔熵来计算一个反应的熵变。对于以下通式反应,

aA+bByY+zZ\begin{equation*} a A+b B \rightarrow y Y+z Z \tag{18} \end{equation*}

该反应的熵变为:

ΔrS=yS[Y]+zS[Z]aS[A]bS[B]\begin{equation*} \Delta_{r} S^{\circ}=y S^{\circ}[Y]+z S^{\circ}[Z]-a S^{\circ}[A]-b S^{\circ}[B] \tag{19} \end{equation*}

最后,有一些普遍趋势需要记住: